五菱 mpv suv 别克 宝马 能源 跑车 小鹏 奇瑞 哈弗 丰田 奥迪 奔驰 福特 中型车 国产车 比亚迪 越野车 新能源 沃尔沃 豪华车 特斯拉 长城汽车 德国汽车 长安汽车 电动汽车 日本汽车 紧凑型车 大众汽车 五菱宏光

用事实说话 长城新能源销量真不行吗?

时间:2023-08-25作者:门活三金分类:行业资讯浏览:12224

  [汽车之资讯]  新能源车蓬勃发展的这两年,燃油时代的王者长城看似有点水土不服。

  2021年9月,对于长城来说,是个令人“心梗”的月份,哈弗H6的“连续百月SUV销冠”被Model Y一个电动车终结;2022年,比亚迪宣布彻底转型新能源车企,随后宋家族迎来大爆发,风头压过H6;2023年,银河、深蓝等老对手推出的新产品也都迎来了破万的战绩,而长城却没有在新能源的时代守护住自己SUV王者的宝座。

  所以长城真就是旧时代的残党,上不去新时代的船?那咱们就用事实说话,长城的销量、产品、技术储备等领域的实力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 别搞虚的,来看销量

  销量永远代表着硬实力,如果销量没有增长,我们也不能硬说长城的新能源业务有进步。据长城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其7月新能源车销售28896辆,同比增长163%。1-7月销售121965辆,同比增长64%。并且在五、六、七三个月份,都保持了2万辆以上的销量。这个成绩对比友商可能不占优势,但对比过去的自己,却是很大的进步。

『数据来源:App』

  我们分别看下长城旗下哈弗、魏牌和欧拉的近半年来数据。可以发现,在欧拉稳定发挥的基础上,魏牌和哈弗都在5月有一个小高潮,直接将整个长城的新能源销量拉至2万辆水平。这其中,四月中下旬开始上市交付的蓝山DHT-PHEV、五月上市的枭龙/枭龙MAX等新车型起到了关键作用;加上大狗PHEV、欧拉好猫(参数|询价)等车型也维持住销量,共同促进了整个长城新能源的进步。

  不过放眼整个市场,长城新能源目前的进步并非到了能沾沾自喜的地步,乘联会7月零售数据显示,长城排在第八位,排在同为中国品牌的吉利、长安、五菱等后面,甚至低于新势力理想汽车。因此,能否让新车的销量在下半年保持稳定,而非昙花一现,是2023年长城新能源的关键。

■ 没有卖不好的车,只有不够低的价格

  上文提到,蓝山DHT-PHEV和枭龙兄弟是长城新能源增长的关键。这两款车充分证明了“性价比”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先看蓝山,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理想的平替,毕竟同样是中大型6座SUV,蓝山两个配置售价27.38万元和30.88万元,比理想L8起售价要便宜6.6万元。蓝山上市时号称“比500万内最好的SUV更好”,其意味也非常明显。

  现阶段蓝山只能说是卖得比较好,远没有到爆款的地步。就如李想所说,在蓝山爆发的月份里,L8同样也迎来增长。虽然他的意思多半是说蓝山无法威胁L8,但反过来想,这个价位还有很大的市场可以争取,能让这两款车都吃饱。

  后续魏牌咖啡系列拿铁焕新;摩卡推出Hi4版;高山则瞄准30万元级MPV市场。说实话,这样的产品规划很让我欣慰,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大明湖畔的魏牌圆梦……回归主流的魏牌稳得令人安心

  

  枭龙定位紧凑型SUV,售价13.98-15.68万元;枭龙MAX定位中型SUV,售价15.98-17.98万元,枭龙MAX号称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没错,它全系插混四驱,卖两驱的价格,不得不说是一种内卷的新形态。如果拿比亚迪对比下,就是唐的身材,价格比宋PLUS还低,并且配置更丰富,不管销量如何,态度先放这儿了。

  哈弗品牌后续还有一员猛将――猛龙。价格据说在20万以下,配备后桥差速锁让它在同价位中脱颖而出。猛龙是一款车长4800mm,轴距2738mm的紧凑型产品,与售价11.99-16.79万的大狗对比下,猛龙的车长长一些,轴距则一致。再参考下坦克300,其采用承载式车身,单后桥差速锁车型的价格为19.88/19.98万元,猛龙应该不会高于这个售价,因此还是值得期待的。

用事实说话 长城新能源销量真不行吗?

  目前很多网友吐槽猛龙是“大狗的外观改一改,再配二狗(指第二代大狗)的内饰”,并且搞不明白它和两只狗的区别。其实长城对这三款车的定位还是很清晰的,大狗是燃油车,“二狗”是燃油和插混都有,但定位“轻越野”,猛龙则是插混硬核越野,后桥差速锁的配置使它的越野能力比大狗要优秀。参数方面,它的接近角24°、离去角30°、纵向通过角19°、满载最小离地间隙170mm,空载最小离地间隙200mm、涉水深度560mm、最大爬坡角度60%,算是不错的了。

  长城给猛龙定的小目标是月销一万,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现在带三把锁的20万级产品还真稀罕,猛龙很微妙地掌握了一个在新能源、20万、偏硬核越野之间的度,并且长城是有坦克300这个成功案例的,就看后续怎么把猛龙也推出圈吧。

■ 技术护城河够深吗?

  顺着猛龙说说长城的混动架构Hi4。如果说新势力爱卷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那中国品牌爱卷的肯定是混动技术,不拿出点家伙都不敢在同行面前说话。中国品牌的混动系统的特点是电机、发动机可以各种花式组合驱动、多挡位变速箱和高热效率混动专用发动机层出不穷,形成令人咋舌的驱动方式。比如长城Hi4混动系统能做到“3擎9模”,奇瑞的混动系统号称“3擎3模9速11挡”。

    Hi4混动系统主打一个“四驱平权”,号称2024年长城全系新能源车都普及四驱,并且只需要两驱的价格就能享受。1.5L+70kW DHT变速器+150kW后桥电机和1.5T+80kW DHT变速箱+150kW后桥电机的组合覆盖紧凑型到中大型,再加上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的加持,在百花齐放的中国新能源混动市场也算实力强悍的。

  拥有一套独门混动秘笈,保证了在全面切换纯电的过渡时期的竞争力。头部企业比亚迪DM和EV平分秋色,以及理想、深蓝等增程产品的热销,证明了不管怎么混,续航焦虑较低的混动本身是有一定的市场的。同时乘联会数据显示,近几年PHEV车型的增速十分夸张。因此长城卷出一套有代表性的混动系统,对其新能源车的销量,乃至整个新能源大计都颇有裨益。

  此外,在辅助驾驶方面,长城有毫末智行这个与它深度绑定的公司,毫末智行前身是长城汽车的智能驾驶前瞻部,于2019年从长城汽车独立。目前媒体已经体验了魏牌在北京和上海的城市NOH,预计明年将在100座城市落地的城市NOH,这进度规划也与头部玩家保持一致。

  我们不考虑毫末智行未来发展的问题,只是站在长城的角度上说,其拥有较为完整的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储备,BEV + Transformer以及大模型等目前流行的技术都完备。目前的问题是装车量较少,当然这需要长城去努力提升销量以及下放功能。

  长城在纯电领域的储备也值得关注,长城孵化的蜂巢能源虽然发展不错,但欧拉旗下的车型不那么主流,其主打女性的定位也有些狭窄。但从友商长安、吉利的做法来看,现阶段靠混动稳住市场,占据份额再发展纯电也不迟,理想的思路也是个优秀的例子。此外未来枭龙也将推出纯电车型,它的设计显然更加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

  同时变化的还有渠道。哈弗新能源将采用独立的网络――龙网进行销售,据六月底的数据,龙网目前已经进入运营的店面326家(含部分展示店),已经完成了168城的覆盖,现在几乎每周都有新的店面投入运营。长城汽车穆峰在年度股东大会上也表示,今年要实现800家店面的建设。

  不得不说传统车企在渠道建设方面确实快狠准,龙网的店面的整体设计理念、展车接待区都与传统网络有区别,力图展现新能源新气象。不过目前龙网并未在商超等地跑马圈地,至少在北京搜索“哈弗新能源”,它的位置还是位于4S店集中区附近,整体比较务实。不过笔者与几位看车的客户沟通后发现,很多都是通过网络邀约,倒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之类的问题。

  目前,新能源产品线自建独立销售网络已经成为各大传统车企的共识,独立的网络有助于建立新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调性,并摆脱自家品牌燃油车带来的刻板印象,也能证明车企发展新能源的决心和态度。目前龙网的建设还未完成,比起遍地开花的哈弗网络自然是差了些,我们也要给哈弗一些发育的时间。

  最后提一句,氢能源也是长城新能源体系中的一块拼图,只不过氢能源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太过小众,因此本文不做过多讨论。  

■ 长城的野心可不小

  在大家纷纷“唱衰”长城的时候,长城自己倒是十分自信。今年6月,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2024年,公司将在PHEV和BEV市场全面发力,力争实现销量190万台,净利润72亿元。


  谁看了不说一句,长城的野心真大!190万什么概念,需要单月15万辆。去年一年,长城销售106.75万辆新车,同比减少16.66%。今年1-7月,长城销售628317辆车。就算是比亚迪,去年全年也仅销售了不到187万辆新车,这个成绩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我倒要看看长城的新能源能不能助力长城飞升。

  总结一下,在新能源方面,长城手握哈弗、坦克、魏牌、欧拉和炮四大品牌,在混动、纯电、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线控底盘等前瞻技术方面也完成了布局。现在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如H6一样的爆款作为东风,一口气送长城上青云。

  当然,在擅长的传统燃油车领域,长城也没有放弃,H6、H5、大狗、坦克家族以及市占率可怕的炮,都在为集团的销量贡献力量。

  那么问题来了,你看好长城新能源的发展吗?长城的新能源真能助力年销190万辆的小目标?

■ 写在最后  

  我很喜欢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的一句话:“他们低估了一个有着33年造车经验的企业的韧性”。长城在新能源的时代确实是遇到了一些麻烦和问题,但好在企业能正视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没有摆烂或者吃老本。大家都用“大象转身”来形容大企业转型之艰难,但大象一旦完成转身,也将势不可挡。至少现在,我还是愿意相信中国品牌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你们呢?(文/汽车之邢月阳)

查看同类文章:
电动车车闻
新车预告
更多精彩内容:
行业焦点
新车-汇总
>>车闻-快速真实的报道 深入犀利的点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